5月29日上午,鹽池縣王樂井鄉“十里瓜廊”采摘基地內瓜香四溢,王樂井鄉夏季農民村晚暨第四屆“鄉邀天下客 共品甜瓜香”文旅融合促消費活動拉開帷幕。26座溫室大棚整齊排列,標志著當地特色農業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進入新階段。
活動現場為“六個先鋒”示范戶頒獎。
走進3號溫室大棚,鹽池縣十里瓜廊綠色農業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葉歡正為游客講解挑選技巧:“紋路清晰、蒂部凹陷的'嘎嘣脆'甜瓜成熟度最佳。”來自銀川的游客章靜初現場品嘗后贊不絕口:“皮薄肉脆,甜度比市售的高。”據了解,該基地采用“兩茬輪作”種植模式,年產西甜瓜、草莓西紅柿等瓜果超7000斤。自今年“五一”與哈巴湖景區達成合作后,日均接待游客達100-200人次,帶動周邊100余名村民就業,人均月收入6000余元。
游客采摘西甜瓜。
農產品展銷區人頭攢動,除主打產品西甜瓜外,新引進的草莓西紅柿、羊肚菌、菊芋等特色農產品同樣備受青睞。在鹽池灘羊肉展位前,廚師現場制作的清燉羊肉吸引游客排隊品嘗。“我們讓游客既能采摘鮮果,又能品嘗地道美食。”王樂井鄉副鄉長張振東指著一筐筐包裝精美的禮盒介紹。
品嘗菊芋。
非遺展示區呈現濃厚地方特色。牛記山皮影戲傳承人曹生哲正在表演傳統劇目《五典坡》,七根簽子在他手中靈活舞動,幕布上的人物栩栩如生。“這是我們的家傳技藝,現在通過節慶活動讓更多人了解皮影文化。”曹生哲說。一旁的手工刺繡展臺上,駿馬圖、牡丹花栩栩如生。“把傳統技藝展示和農產品銷售結合,既保護了非遺,又增加了產品附加值。”張振東說。
文旅融合促消費農特產品簽約儀式。
王樂井鄉黨委書記王占軍介紹,該鄉制定“三線四區”發展規劃,將整合境內明長城遺址、馮家寨子等文旅資源,打造農文旅融合示范區,串聯起瓜果采摘、非遺體驗、長城研學等特色項目。全鄉13個行政村實施“一村一品”發展策略,預計年底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突破15萬元。
“通過‘甜瓜+旅游+文化’的模式,我們找到了鄉村振興的新路徑。”王占軍表示,本次活動帶動農產品銷售超5萬元以上。后續將總結經驗在全縣推廣,讓特色產業成為農民增收的“甜蜜引擎”。(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見習記者 賀靜 文/圖)